目标明确 理性分析
吴宇晴(复旦临床医学,毕业于南洋模范中学)
考虑到近些年高考中化学生的优势,我的“+1”学科选择了化学。我的一模考成绩相当不错,在徐汇区化学类排名中居二十几位,但是二模考发挥失常。所以在填志愿的时候为第一志愿是否填复旦大学犹豫良久。不过既然复旦是我一直的梦想,而且上海改革后的高考志愿模式也算合理,我决定放手一搏。
最终我一本的四个平行志愿是:第一志愿:复旦大学;第二志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志愿:华东理工大学;第四志愿:上海中医药大学。这四个学校往年的最低分数线差距都在10~20左右,这样的梯度对于我而言感觉是最适合的。并且个人认为这四个志愿应该可以概括成:冲、稳、保、托。
从我的志愿中也可以看出,我所感兴趣的领域指向医学方面。关于专业选择纯粹是我个人意愿,父母没有任何干涉。但对于外地院校,他们提醒我谨慎考虑。毕竟我也从来没有过住读经验,对长期离开父母还是会有一些担忧。
填写志愿前也参加过一些高校举办的介绍会,从现场的宣传资料中可以获取一些相应高校优势专业的信息,个人觉得这些对选择专业比较有帮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学校下发的高校当年计划招收人数以及往年分数线的参考资料,一般而言分数线波动不会太大。但是前一年分数线过高的或者当年计划录取人数较少的高校在次年分数线都可能略有降低,不敢说绝对。例如,我那年的复旦最低分数线虽与去年持平,但相比于其他高校分数线都上升的情况,其实是下降了,而交大则上升了5分。这应该是复旦长期在上海居高不下的分数线以及当年招收裸考生人数减少导致的。不过,即使有再精湛的技巧,首先考虑的还该是自身的综合实力。
二模之后 如何策划
余倩淞(复旦新闻传播学,毕业于西南位育中学)
我高三加试政治,一模总分500,徐汇区(文科)排名全区第四;二模总分520,全区排名第二。
模拟考之于高考,虽然说只是一次演练,但其仍是个人定位与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一名无加分无预录取、“裸考”入复旦的学生,在此分享一些我模拟考与填报志愿的经验,以期有所帮助。
二模的分数并不重要,因为模拟考的分数线根据人数划分,与历届高考分数线实质上无甚可比性。因此,区排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你在区范围内、与更多的竞争者相比是否具有更多的优势。我高三加试的科目是政治,两次模拟考区排名相差不多,因此如果发挥正常,当时认为考入复旦、交大这样的高校问题应该不大。
由于我之前没有任何高校的预录取资格,因此我可以自由地填报我喜欢的院校。在学校的选择上,鉴于我高三加试文科,我对于综合实力和偏重文科的院校有更多的考虑,零志愿是北京大学,第一志愿是复旦大学。虽然平行志愿风险较小,但在填写志愿时仍要有一些梯度和所谓的“保底”院校,所以我接下来分别填了上外、华师大和上大。别以为前面的录取了你,剩下的就是浪费,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这样填写的志愿表能在心理上给你释放很多压力。在专业的选择上,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还是符合父母期待的?也曾让我犯难,当时我曾经希望第一专业为中文系,父母则希望我读经济。在此时,对自己进行分析及与父母商讨很重要。由于我本身喜爱文史,在参考了专业培养计划、复旦的学长学姐以及网络上的意见之后,我和父母达成了新闻传播学类的统一意见。进入大学后,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优点让我深深体会到,在填报志愿时进行理性、个性地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志愿切不可脱离现实成绩
施冰芸 (交大大一德语系)
如今再和学弟学妹们讨论起高考经验时,免不了带有几分隔岸观火的悠然。其实,与其说是悠然,不如说是在经历了考验后,回顾往昔,明白了许多事,沉淀下了些许经验。接下来,我就以高考填志愿为主题略述己见。
有句话叫“高考考得好,志愿更要填好。”上交一份草率的志愿就等于对考生的未来不负责任。总的来说,要“尊重兴趣,因校制宜”。在分配一本的四个志愿时,力求“一志愿冲一冲,二三志愿保一保,四志愿托一托”。切不可脱离现实成绩。
填志愿时的参考依据来源于考生的一模、二模成绩(也许个别考生会有出入,但总体不会差太多)。以我个人为例,我高中就读于上海市市北中学,作为一名文科生,我的一模、二模、高考成绩呈上升趋势,之间差距不大。最后进了交大德语系,也算是意料之中。而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学,她的例子可以给大家些启发。高一高二时,她的成绩一向不错,名列年级前茅,分班时她选择文科。高三刚开始,她的成绩不错而且稳定,但是后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一模、二模考中,成绩下滑。虽然在后来的学校模考中,她也有过很好的成绩,但最终高考时她还是失利了。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一模二模成绩相当重要,如没有特殊情况,它是高考分数的依据。大家需要认真对待它。毕竟市里出的卷子和学校出的卷子是不同的。
在分配志愿时,除了“冲、保、托”还要注意拉开学校间的分数距离。不然会导致“一落落两”的“惨剧”。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填专业,要注意拉开专业间的分数距离。
当然填专业时,首先要尊重兴趣。不要妄想着进了大学后还可以转专业。其实大学里转专业很麻烦,不仅要修许多额外的课程,而且是否转成功也有许多未知。所以建议以兴趣为主。
选择学校掌握梯度
陈乐羚(毕业学校:宜川高中,就读大学:华东政法)
在高考填报志愿环节,由于高中我选的科目是政治,数学是我一生的痛啊,因而在填报志愿环节,我特地避开了一些理工科学校,而选择了上外、华师大、华政等文科类学校。
具体填报时,我首先将文科类学校一一列出,让妈妈将手头的几本填报志愿参考书作细致整理,将我感兴趣的几所学校历年分数写在一边,然后根据分数等级,以8—10分作为一个梯度,择优选择喜欢的学校。说到这点,让我尤为自豪。可以说,整个填报志愿的过程,父母完全尊重我的意见,帮助我查询我所感兴趣的学校,大家一起分工合作,默契配合,节省了我的大量时间,也让自己安心不少。
在选定学校后,是专业的填写,这就需要提到的“线上加分”了,由于之前我参加了自主招生,无论考上外、华政,还是华师大,都可以获得不等的加分,因而在专业填写的次序上自然是将喜欢且有前景的热门专业写在前面;而对于志愿后边的上大、上师大,在与爸妈民主的协商后,决定暂不考虑个人喜好,将有前景的专业放在前面。
志愿的填报算是告一段落了……而无论志愿本身填写地如何漂亮,真正的胜负仍在于高考一搏。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越是临近高考,就越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轻松,如果一模、二模考得不错,那就再接再厉,不骄不躁,争取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如果模拟考成绩并不理想,那么也请不要焦虑,务必理清自己错误的根结所在,是粗心,还是不懂?要知道,正是此刻的失败,才给了自己高考更大的提升空间。
转眼,又到了五月,不知不觉中你们已迎来了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学习方法上,海量做题已经不是良策,多积累些方法、理清些思路,充分休息好,每天做深呼吸等有氧运动,调整好心态才是上上之策。这真的不是老生常谈,我有一个同学,就在高考当天,还拿着摄像机在校园取景,拍摄一幕幕考场画面,最后轻轻松松地就考进了复旦。
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保底志愿
虞凯伊(毕业学校:曹杨二中,就读大学:上海政法学院)
恍惚又到了这个让无数学子及家长忐忑不已的时间点。高考临近,填报志愿就在眼前。志愿填报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如果说高考备考期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途,眼看就要达到目的地,那填报志愿就好比为下一段征途制定路线,同时备好干粮。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来总结一些经验与教训。
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填报志愿并非最重要的事情,高考备考仍然是首要任务。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正是人心惶惶的阶段。经过自主招生的选拔,已经有很多同学被预录取,也有很多人经过长时间准备最后没有成功,加之高考时间临近,是一个心理调节的重要阶段。许多同学会想借填报志愿的时间来想些沉重课业之外的事情。有些也会拿着填报志愿的大学列表开始畅想大学生活,但切记适可而止,不能就此放松。这时候我们仍然应该拉满弓,保持最好的状态。
其次,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心态。高考不是一个班或者说一个学校的竞争,而是几万个苦读这些年的学子的竞争,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我在这点上就犯了错误。由于所在学校很好,我们这一届也普遍被认为实力较强,所以我始终有一种潜在的优越感。即使一模、二模考得比较一般,我仍然认为自己在高考时候会发挥出来。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并未在乎大家所说的“一本保底”,同时二本的学校也并未仔细考虑。结果在高考中竟然考了一个历史最差,以致掉入了二本,甚至在二本学校分数线出来时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哪所学校录取。各位当以我为戒。
最后,是关于选择专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会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倾向于就业前景。对于这一类,我的想法是现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也日益多元化,一个只在自己专业有能力的毕业生是经不起选择的。同时工作与专业的显在关系也日益变淡。真正的竞争力不是专业,而是毕业生本人,是这名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种心态,则认为兴趣最重要。我个人比较同意后者。因为毕竟大学自主学习的成分相当重,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最后进入一个并非自己最中意的专业也不应该抱怨,特别是很多同学进了有高数的专业会胆怯。不喜欢只是失败后的挫折情绪,不能构成懈怠学业的借口。而且如果大一有出色的成绩,仍可以转专业,因此一切以踏实学习为前提。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甘肃114招生网 –甘肃招生考试信息网,甘肃高考政策,甘肃高校推荐,甘肃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171.875]